跑步技術指的是執行跑步這項運動的能力;跑步技術越好越不容易受傷、效率也越好。科技進步所賜,現今的跑錶提供非常多量化的技術指標:「步頻」、「步幅」、「觸地時間」、「垂直震幅」、「觸地時間平衡」...等。但這麼多的指標,該優先看哪些呢?

「先求不傷身體,再講究效果。」相信這句廣告台詞大家都聽過,正是訓練的訴求。先避免運動傷害,再進一步追求運動表現。

跑步時「跨步」指的是把腳掌主動前伸、邁出去。跨步會讓腳落地於身體前方,落地點離身體越遠,對關節的壓力越大,是造成運動傷害最常見的原因。跨步跑會延長每一步在地面的時間,因此可以利用技術指標「觸地時間」監控。當「觸地時間」大於240毫秒,代表很可能有跨步的狀況,必須針對跑姿修正,讓每一步落在身體正下方避免受傷。(可參考:跑步時觸地時間要多短才算好?

落地點在身體重心前方

「步頻」指的是單位時間內雙腳合計落地的次數。跑步的「配速」可以簡單想成是「步頻」乘以「步幅」。可以用「高步頻,低步幅」或「低步頻,高步幅」跑出相同的配速。但是「低步頻,高步幅」的跑法如同連續的跳躍動作,每一步要承受較大的落地衝擊。反之,「高步頻,低步幅」所承受的落地衝擊較小。根據觀察研究,「步頻」在180spm(每分鐘步數)以上能有效降低落地衝擊。不論在任何速度下,「步頻」皆需達到180spm的標準。若無法達到標準,須進行步頻訓練提高步頻,減少落地衝擊。

各強度步頻表

RunningQuotient提供非常棒的功能:「各強度步頻表」,計算各配速區的平均步頻,可以選擇近一天、近一週、近30天或自行設定時間。分析一段時間內的平均步頻會比單次訓練準確。配速1至6區的標準皆為180spm,大部分跑者在配速1區的平均步頻最低。當進行步頻訓練一段時間後,也可以利用比較功能進行檢視,比較在不同訓練階段的前後差異,確認各區間的平均步頻是否有進步。

「觸地時間平衡」指雙腳觸地時間的比例。例如:50.0% 左 / 50.0% 右,代表雙腳接觸地時的間相等。為了讓雙腳盡量平均分攤壓力,「觸地時間平衡」相差1.0%以上受傷風險較大。

單筆訓練記錄

如圖示單筆訓練記錄的「觸地時間(GCT)平衡」紀錄,平均為:47.7-52.3(單位為百分比%)。右腳接觸地面時間比左腳多4.6%,遠高於標準值1.0%。若長期「觸地時間平衡」都呈現類似分佈,表示身體一直都處於失衡狀態,受傷風險高。在操場繞圈或在左右高低不均衡的路面訓練,也會使雙腳觸地時間不同,長期容易造成問題。若發現「觸地時間平衡」長期處於失衡狀態,可以利用錄影的方式進行跑姿檢測,找出原因,必要時尋求專業諮詢。

上述「觸地時間」、「步頻」、「觸地時間平衡」三項技術指標可以用來監控、預防運動傷害,可歸類於「避免運動傷害」的技術指標。當「避免運動傷害」的技術指標都符合標準,再進一步探討其它與「運動表現」相關的技術指標。

「避免受傷前提下,強化運動表現」是追求長期進步的最佳策略!


您喜歡這篇文章嗎?分享給朋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