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我們在訓練之初,提供給他的一個格式,目標都是跑友自己訂下的。

很高興,今年可以幫助這位跑友,突破個人最佳紀錄(PB) 15分鐘,從 3 小時 30 分 53 秒 進步到 3 小時 15 分 7 秒。要先說的是,這位跑友能破 PB 是因為在這 25 週之中,他吃了 95% 以上的課表(103 堂訓練中只缺席 5 堂)。

我們曾經碰過的問題

這位跑友以前從沒有過抽筋的問題,但是自從 2016 年台北馬嚴重抽筋之後,就開始被這個問題困擾。首先我們發現第一個問題是小腿抽筋。跑課表的時候,抽筋的範圍會從小腿開始蔓延。檢視動作之後發現:在上拉腳跟的過程中,腳踝沒有放鬆。因此在上拉腳跟時,腳背一起往上勾了。這個動作使得他的小腿肌群持續緊繃,最後造成抽筋。正確的動作,應該在上拉過程中腳踝都是放鬆的,腳尖在離地後會放鬆下垂。

另一個問題是在訓練過程中,發生雙腳肌肉無力而無法完成訓練。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並不了解,為什麼強度 3 區課表跑到一半會雙腳無力。經過暸解之後,明白了是彈跳訓練的緣故。剛開始接觸彈跳訓練的時候,需要三個星期的時間讓神經適應,副作用是雙腳無力。經過調整之後,這個問題也解決了。

第三個問題,不是跟動作有關,但是應該每一個剛開始接觸心率訓練的跑友都會碰到的:「為什麼心率 1 區要跑這麼慢?公園散步的老伯都快要比我快了!」

基礎期的重要性

這位跑友在開始訓練之前,先請他提供 1600 公尺、5000 公尺、21 公里、42 公里比賽的最佳成績。發現這位跑友的成績在越短距離的比賽中,成績越好,上述各種距離的比賽中,42公里的比賽成績是最差的。所以初步判斷,當時他所需要的是提升長距離耐力的訓練。

在一開始,設計了七週的基礎期。每一個跑過這個週期的跑友都知道,這個強度的速度其實很壓抑。真要跑到過癮,其實都已經到強度 2 區了。所以熬過這個階段的煎熬,就等於是為後面的高強度訓練打好了基礎。

我犯的錯

賽前規劃減量的原則是減量不減強度,所以原本規劃的各強度應該繼續維持。減少的是各級強度的「量(訓練指數)」。後來發現這位跑友的狀況指數在一個禮拜內迅速爬升,才發現當初減量減得太多。因此在賽前一個禮拜將週末的訓練量再度拉高,讓體能不會下降太多。

延伸閱讀:面臨重要比賽前該如何減少訓練量

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

這位跑友在比賽當天,在 27 公里處開始感到大腿後側肌肉微痠,因為怕問題演變成抽筋,所以直到最後 2 公里才開出去。目前並不偏向肌力不足所造成,而是肌肉持續用力沒有放鬆所引起,這表示動作上還有調整的空間。

另外,在訓練過程中最感到不適應的是「步頻」。尤其是賽前最後一個半月,開始練習用身體的感覺來抓馬拉松強度的體感,因為用「步頻」作為各強度的限制條件,也就是說手錶偵測到第 3 區強度的步頻低於要求的時候,就會警示。但其實在這個階段的課表重點是練習抓體感的強度,並不是步頻,所以下一次相同的課表,也許應該不以步頻作為限制條件。

最後,恭喜這位跑友突破 PB 15 分鐘,以及當初介紹這位跑友來參加訓練的朋友。希望他在接下來的訓練營,可以順利達成最高目標:波士頓馬拉松的門檻。


您喜歡這篇文章嗎?分享給朋友吧!


課程活動

IRSC24|極速夏季訓練營
余文彥教練

IRSC24|極速夏季訓練營